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知识 > 正文

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是什么意思

如今购房房子都是办理房产证,很少接触土地证办理,不动产登记正式施行,实现了土地证和房产证合一。那么,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是什么意思,以及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区别有哪些?

一、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是什么意思

房产证和土地证合就是“房产证”和“土地证”合二为一,只发“房产证”,这就是所谓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。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有个新名字,叫不动产登记证,它是城乡房屋产权证明的一次统一,在现行的房产发证制度下,从城市到农村,共有集体土地所有证。

二、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区别有哪些

1、需要证明房产的所属权,必须有房产证。因此,有土地证,没有房产证的房子不可以进行购买,土地证只能证明该土地的审批使用年限,在该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所属权并不可以证明,大家购买房子为的是房产证,不是土地证。所以,土地证不能是房东拥有房屋权的证明。

2、土地证和房产证概念具有共性,但在某些情况下,也具有特殊性。如果房主拥有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,房屋可以进行买卖、赠与、抵押、出租等;如果是集体土地,不能抵押,买卖和赠与需要得到村镇相关部门同意,才能够办理。

3、房产证是房屋产权证明,是一个作为房屋证明的证件,而土地证是土地的证明证件。主要是为了确认房屋权利人、房屋面积、用途、地理位置等,属于房屋身份证。

4、二者规定了房屋所属权和土地使用权。拥有房屋权,房屋是属于自己的,但这块地不属于我们,土地都是属于国家。有房屋权,可以进行房屋买卖、建设、拆除等,不受其他人干扰。

文章总结: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是什么意思,以及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区别有哪些的相关内容。房产证可以证明房产的所属权,没有房产证不能进行买卖、赠与、置换、继承、出租等。

上一篇:2018外地人在广州购房入户的条件是什么
下一篇:套内面积怎么计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