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知识 > 正文

买房公摊是什么意思

很多购房者初次买房,对很多专业名词不是很了解,比如房屋面积来说,常常听到公摊面积,购房者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,若公摊面积的不明确,在交易过程中容易引起争论。那么,买房公摊究竟是什么意思?买房公摊面积多少合适?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。

一、买房公摊是什么意思

买房公摊简单来讲指的是每套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,比如说管道井、设备间、地下室和楼梯间、垃圾道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地下室、值班警卫室等等都属于公摊面积。根据建筑类型不同,购房者需要承担的公摊面积大小也是不同的,就拿七层以上的电梯房与七层以下的楼梯房相比,电梯房的公摊面积会更大一些。

二、买房公摊面积多少合适

公摊面积暂时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化制定,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。如今现代住宅类型多,从高层到别墅,不同类型的房屋配套也有所区别,所以公摊比例也无法设定上限。但是目前市场上也遵循一个公摊比例的惯例,比如说联排别墅,公摊大概1-8%左右;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,公摊大概7-12%左右;7-12层的小高层,公摊大概10-16%左右;而12-18层的小高层,公摊大概14-20%左右;18-33层的高层住宅,公摊大概16-24%左右。

总的来说,单价高昂的联排别墅及多层住宅,公摊面积相对来说较低;而高层住宅,公摊面积几乎是多层住宅的双倍之多。

结语:公摊面积带来的缩水感常常让许多购房者大失所望,因此,在买房时要考虑清楚所购买的房屋实用面积是否适合自己,并且多看实体楼座样板间而非户型图纸也是极为必要的。

上一篇:家庭装修有哪些风格
下一篇:测甲醛超标靠谱吗